(来源:浙商基金)

在能源变革的当下,新能源的投资和应用日渐增加。当行业龙头产能突破千万台,中东能源巨头跨界布局绿氢,这场变革已渗透至各种生活场景:社区充电桩与便利店共生,氢能物流车往返工业园区,分布式光伏成家庭能源新标配。如何在技术迭代与政策红利中锁定高潜力赛道?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浙商基金基金经理柴明如何看吧!

从基本面角度看,光伏、风电接下来1-2个季度的业绩都会不错,下半年可能会有些压力。新能源车&智能驾驶、AI电力设备已经进入右侧,业绩持续性更强一些。机器人短期兑现业绩还比较困难,但是未来可展望市场空间最大,目前股价已经有充分的表现,震荡加剧,可以选一些新介入或估值比较合理的标的择机参与。

光伏:因为抢装,产业链涨价信号非常明确,市场可能担心下半年抢装后的需求,参与度不高,目前位置不高,考虑到涨价会持续可以继续持有。

新能源车+智能驾驶:

与光伏不同,新能源车+智能驾驶已经进入行业的良性自循环,份额会不断提升,对政策支持的依赖越来越低。虽然汽车总销量增速不高,但会有持续的结构行情,分析如下:

看好直接受益于智驾的整车环节:

1.增速有保证:依托电动化、智能化优势,中国车企正在迅速的对合资车形成替代,并逐步走向海外。截至2024年1-10月,自主乘用车销售占比60%,仍有40%的替代空间;24年中国汽车出口约500万辆,在海外市占率不到10%,即使扣掉美国市场,在海外市占率也仅10%出头,增长空间大。

2.价格战趋缓:单车盈利已经开始从底部修复,新车也在通过增加配置变相提价。

3.竞争格局逐步清晰:里边谁能走出来已经可以有初步的判断。而且未来部分标的的优势有机会进一步扩大。

其次看好仍有较大国产替代空间的零部件,比如座椅、车灯等。

AI相关的电力设备:

AI应用处于爆发前夕,对算力要求不断提升,进而会拉动数据中心相关的电力设备需求,此环节空间大,而且可能会早于机器人放量,主要包括电源、UPS、发电机组等。

机器人:

可能会成为第二个类似于新能源的赛道,因为

行业空间足够大:乐观展望未来户均1台机器人,则全球需求为20亿台,单价按照10万元计算,对应200万亿市场空间;即使打0.1折也有2万亿,放量的关键在于机器人可以为人类提供何种程度的服务。

行业处早期阶段:类似于14年之前的新能源车,待产品拐点出现后有望诞生万亿市值的公司。

问题在于行业放量时点不确定,属于主题阶段,波动会比较大。

滑动查看完整风险提示

数据来源wind,除限定日期外,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产品投资方向来源浙商智选经济动能2024年四季报,聚焦行业仅为未来关注行业列示,不代表产品实际持仓。

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材料仅为宣传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人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投资基金应当通过基金管理人或具有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其他机构购买和赎回基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单详见基金管理人网站公示信息以及相关公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以上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随着市场变化今后可能发生改变。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